
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1月3日電(王艷云)慈善助學是一項播種希望、耕耘未來的民生工程、希望工程、陽光工程。同江市教育局堅持“以生為本、慈善為懷、扶貧濟困”的宗旨,拓寬慈善募捐渠道,凝聚社會各界力量,推動困難學生學習生活條件持續改善,構建起全社會同心同德、同向同行、同頻同力的愛生同心圓。
多方式廣宣傳 慈善氛圍更加濃厚
同江市堅持把宣傳引導作為凝聚慈善力量的發力點,加強與慈善總會溝通聯系,豐富宣傳形式、廣泛開展宣傳,持續強化全民慈善意識,營造了“人人可慈善、慈善為人人”良好社會氛圍。做實做細日常宣傳,通過巡回宣傳、發放宣傳單、懸掛條幅、倡議書、一封信等多種平臺多種方式大力宣傳的慈善理念,闡明教育是民生之本,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的重要意義,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支持,使慈善捐助深入人心,家喻戶曉。發揮典型作用,積極宣傳慈善捐助中涌現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事跡,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,多形式多渠道募集慈善資金,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慈善意識,匯聚了全社會助學扶生的強大力量。
多渠道嚴監管 慈善捐助更加規范
同江市教育局堅持以規范使用為保障,與愛心慈善會攜手構建“慈善總會+教育局+學校+家長”四位一體監管模式,確保各項慈善捐助落實更嚴謹、更規范、更完善。打造捐贈閉環管理,倡導學生和社會人士將自己的愛心善款打入到慈善會的賬戶,推動學校將實名制捐款明細和資金存入到愛心慈善會,經慈善會將學校所有受捐款項匯總,出具支付學校手續,推動捐贈手續更加規范合理。打造資金使用監管鏈條,采取項目化、程序化、透明化三化支付模式,由貧困學生或家長提出申請并提交貧困證明—班主任實地探察、簽字—學校愛心捐贈理事會核實審批—學校負責人員根據審批單據提取支付款項—通知家長來校領取、簽字并照相,實現人賬相符,有跡可查,確保各項捐贈落實落細,落到實處。
多角度解生困 受捐群體更加廣泛
同江市教育局堅持以為生解難為宗旨,不斷創新捐贈舉措、拓展捐贈方式、擴大受捐范圍,切實在全社會凝聚起資助育人的強大力量。今年,協同市慈善會廣泛積極聯系全市愛心企業、愛心人士、慈善會、青聯等力量,開展捐資助學獻愛心活動,大力開展各類愛心捐贈活動,切實為困難家庭困難學生解決實際問題。累計開展愛心募捐活動10次,為特殊教育學校和樂業鎮、臨江鎮等中心校以及困難學生家庭捐贈資金91939元,并通過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,聯系江蘇蘇美達伊頓紀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開展服裝捐贈,為同江市12所學校239名學生發放了49箱1195件服裝,切實減輕了學生教師生活負擔,讓困難學生感受到社會的關愛,進一步為同江市無因為貧困而上不起學生筑牢堅實基礎。
濃濃真情助學子,深深愛意暖人心。同江市教育局將持續提升做實辦好慈善助學的思想意識,以更強烈的赤誠之心辦好教育、以無私的奉獻之心培育英才、更廣博的仁愛之心播種希望,繼續推動慈善助學工作邁上新臺階、獲得新突破、取得新成效。(完)